一条视频涨粉30万,播放1亿!刷爆朋友圈的《100年重塑山河》是如何诞生的?

Posted

100年,今天全网刷屏的关键词之一,同时也是视频号“星球研究所”最新一期爆款视频的主题。

6月25日,也就是建党100周年的前6天,“星球研究所”在视频号发布了题为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的10分钟短片,从地理的视角,讲述了中国人如何进行地表塑造,科普10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种种变化。

截至发稿前,视频播放量达到1亿,点赞量超过380万,帮助“星球研究所”视频号涨粉超30万。

这并不是“星球研究所”第一次在视频号输出爆款,今年4月,“星球研究所”发布《中国空间站》,满足观众对于空间站的求知需求。截至目前收获4600万播放量,124万点赞。

据了解,《中国空间站》相继被新华网、人民网转载,《100年 重塑山河》也得到人民网的转载。

今天,我们专访到“星球研究所”合伙人天翔、魏桢,其中,魏桢也是“星球研究所”的主编,和他们聊了聊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背后的故事,以及从古典图文媒体向短视频的转型过程。

《100年 重塑山河》是如何诞生的?

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的片头有一张老式地图,奠定了整个视频的调性——用地理做科普。

“地理”,是“星球研究所”的一个重要内容基调。

在“星球研究所”多个内容平台的主页介绍中,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:“一群国家地理控,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。”

在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中,“星球研究所”分别从“连接”、“重组”、“修复”三个部分依次切入,讲述了中国如何从一个山河破碎的落后状态,通过打破地理环境的限制,弯道超车,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。

直观的视频影像与情感充沛的文案相结合,极大触发了观众们的民族自豪感。在视频号评论区,不少观众留言“为祖国强大而自豪”、“莫名泪奔”,其中包括去年底在视频号进行流星雨直播的摄影师李政霖。

新榜:从什么时候开始筹划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这个作品?

魏桢:大概从5月初开始做,花了6-7周时间。

新榜:制作这样一期视频的流程大概是什么样的?

魏桢:先找选题,选题确定后会花一段时间去查找资料,在资料充足的基础上,再进行文案的产出。文案先交由内部进行第一次审核,初审通过后,再交由外部专家进行第二次审核。

经历内外两次审核通过后,美术动画、视频部门的同事根据文案内容去制作动画、剪辑视频,在此过程中,团队成员还将对内容进行反复确认,最终才会上线成品。

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片尾出现的参考文献说明

新榜:每期视频的素材来源于哪些渠道?

魏桢:主要来自于我们合作摄影师的授权素材,上一年度我们一共认证了981位摄影师,另外一小部分涉及历史事件的素材来自相关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,我们会在画面中标注视频来源。

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片尾出现的摄影师名单

新榜:当初为什么选择使用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作为标题?

魏桢:我们将中国地理的内容创作分为了几个时间维度,“100年”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维度,“重塑山河”则体现了这一时间尺度上中国地理变迁的特点。

新榜:相继推出《中国空间站》、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两个视频号爆款后,对你们产生了哪些影响?

魏桢:直观上是粉丝数量的增长,尤其是以视频为主的平台。之前“星球研究所”主要专注于图文领域,出现这两个视频爆款后,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视频领域持续探索,这对于我们团队来说是一个更重要的核心意义。

公众号试水视频号,半年涨粉67万

正如魏桢提到的,在入局视频号之前,“星球研究所”长期深耕于微信图文领域。

2016年“星球研究所”成立,正值微信公众号鼎盛时期,相继发布过《中国从哪里来?》《什么是武汉》等爆款文章。

图片来源:“星球研究所”官网

去年7月,“星球研究所”试水视频号。起初是分发合作摄影师的的优秀作品,直到今年1月团队扩张,“星球研究所”招募了足够的视频制作人员,开始产出原创视频内容。基于“星球研究所”在微信公众号领域的长期深耕,魏桢认为发力视频号可以跟公众号更好地联动。

据了解,今年1月“星球研究所”的视频号粉丝约为3万,目前已经接近70万。

图片来源:“星球研究所” 

新榜:“星球研究所”接下来在视频号领域有哪些规划?

魏桢:我们会制作长、短视频两个模式的内容。短视频的发布周期会快一些,大概三天或周更,短视频的知识量会轻一些,但视觉要求不会降低。我们希望用短视频触及到更多的观众,培养大家看视频号的习惯,同时能够通过轻量化的方式传达一些我们的小想法。长视频因为制作周期比较长,更新频率可能会放慢到月更。

新榜:怎么看待长视频内容在视频号的受众市场?

魏桢:因为视频号多了朋友圈这个传播渠道,意味着大家不会是刷短视频的心态,而是一种求知心态,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预期,长视频内容将更有受众市场。

新榜:目前尝试过视频号直播吗?

魏桢:之前天和核心舱升空的时候,我们尝试过一次无讲解式的直播,以后或许会考虑在直播中加入一些真人讲解的内容。

新榜:“星球研究所”公众号创作与视频创作有哪些不同?

魏桢:一般情况下,一篇公众号文章是由一名主笔,一名图片编辑,一名平面设计师,一名地图设计师,一到两名校对成员组成。如果是视频创作,平面设计师会换成动画师和剪辑师,相应的成员数量也会增加两到三名。

新榜:从图文创作转型到视频创作的过程中,遇到过哪些问题?

魏桢:我认为有两个核心问题,一个是需要转变内容制作思维,文字语言与视频存在一定区别,这对于写文案的同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变化。

第二个是制作流程上的变化,虽然都是团队合作,但视频内容呈现的核心是由动画师或者剪辑师实现,比如说文字编辑怎样将内容传递给视频编辑,我觉得视频创作的沟通难度比图文创作要高。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,主要还是团队间的磨合沟通。

除此之外,我觉得选题或者表达内容的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
新榜:“星球研究所”目前进行了哪些变现方面的探索?

天翔: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内容产品和广告,前者包括《这里是中国1、2》系列图书,后者则主要依托“星球研究所”公众号等平台的品牌广告合作,2020年之前更多是图文广告,现在也拓展了视频业务,例如为品牌客户制作TVC、纪录片等视频,星球主要广告客户包括3C手机、科技、汽车、地产等品牌。

长视频在视频号爆发

如何从图文向视频转变,是大多数古典自媒体会遇到的问题,“星球研究所”已经是适应较快的“古典自媒体”之一。

从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延伸来看,我们发现地理风景类的内容在视频号领域具备相当潜力,比如去年拍摄丁真纪录片的“时差岛”,记录流星雨的“李政霖”。

此外,我们发现视频号领域的长视频爆款,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。

据新榜旗下新视数据显示,2021上半年,时长在10分钟以上且点赞10w+的视频号作品数量至少有35条,其中,近两个月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。

从1月只有1条10w+长视频,到6月有13条。5月、6月的爆款长视频条数,比前4个月累计数量的两倍还要多。(更多维度的视频号长视频数据观察,请持续关注新榜公众号)

 

从视频对应的发布账号来看,就有“星球研究所”、“新世相”等头部微信大号的身影。

此外,“此念课堂”“哔哩哔哩”“中国日报双语新闻”“捕音抓影”等几个账号相对而言发布的爆款长视频更多。

如果将两者相结合,或许地理风景类长视频有望成为新的风口,我们不妨观望。

在魏桢看来,视频号未来将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,尤其是打通朋友圈之后。他们计划将视频号作为接下来主力发展的领域。

继《100年 重塑山河》爆款刷屏后,昨天,他们又更新了一条主题为《这里是中国》的2分钟视频号,目前已获1.4万点赞,32万播放量,或许又会是下一条爆款。

来源:新榜公众号


此文章 短链接: http://dlj.bz/MHOfX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