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人活该清贫?大学教授靠直播赚千万!

Posted

视频里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头。

他头发花白,身材瘦削,能从脸上明显看出岁月蚀刻的深深皱纹。

同时,一头白发修剪的十分利落,扎进腰里的格子衬衫,也衬得人清爽得体。

他站在讲台上,两手叉腰,笑意盈盈,操着一口口音浓厚的麻普(湖北麻城普通话),侃侃而谈道,“苏东坡这个家伙,又幽默,又豁达,又善良,人见人爱”,一语未了,紧接着又跟上一句“听懂了没有”,台下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哄笑。

谁也想不到,这样一个精气神十足的教授,因为在直播平台上挣钱,却被人痛批自降身份,“有失文人风骨!”

“国民教授”戴建业

戴建业,就是上面视频中的那个精瘦老头,是华中师范大学一名正儿八经的教授。

若要细究其身份,1956年出生的他,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,同时他也是古代文学学科组长和学科带头人。

2018年,超星名师讲坛将戴建业教授的讲课视频截取了片段放到抖音上,没想到第一天的点击量就达到了2000多万份,是同时放上去的钱理群教授6000多份点击量的几百倍。

那条视频很短,戴教授操着一口“麻普”讲解古诗词,晦涩难懂的古文在他妙趣横生的讲述下,瞬间变得通俗易懂、引人入胜。

幽默的语言、生动的故事、有趣的解读,再辅之以对现实和人生的调侃与解嘲,自然且没有距离感的,将古代文人墨客的那些事,带进了当代大学生的课堂。

有趣的老师难得,有趣又有干货的老师更难得。广大网友迅速被如此接地气的戴教授俘获,“要是我早上这样的课就好了”“这就是别人家的老师!”

人民日报也点赞“大学课堂上的泥石流,教授红得有道理!” 

其实,早在2012年,戴建业教授就荣获了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首届“我心目中的好导师”第一名。2016年,他又斩获了香港“明德教师奖”,引发《人民日报》、新华社、中央电视台、港台媒体等多家著名媒体的争相报道。

他的课堂,每次都站满了人,甚至曾一度担心,自己的学生会挤得从窗户边掉下去。

变身“网络红人”

借着那条偶然火出圈的视频,向来重视学生教育和课堂趣味性的戴老师,趁势做起了短视频,短短几个月就赚了1000多万。

抖音作为戴老师投放短视频的主要阵地,目前已经积累了550万粉丝,在下沉社区做的比较好的快手上,也有118万粉丝,此外还有50万的微博粉丝,以及45万的小红书粉丝。

在最容易成为“昨日黄花”的短视频平台,戴建业教授至今仍保持活跃的状态。

首先,自然是戴教授“在学术上站得住”,再者对前人的同理心又使得他讲得通俗、平实。

想升官、想发财、想找朋友、想追寻人生的意义,古人跟现代人没有本质的不同,戴建业教授引导我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古人。

当谈到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悲怆哀怨时,他解说道:

他写的都是鬼爱情诗,全都是单相思“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”,写的痛苦,听着更苦。

大白话中包含着人之常情,大家一听就有共情。

为了讲清楚大诗人李白追求自由与建功立业的人生矛盾时,他说道:

自以为有政治才干,四十岁被召进京,他实际上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一看这个德行就不是当官的。

一语道破这位“谪仙人”的浪漫主义本质。

时常也有一些画风清奇,视角独特的发言。

面对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的陶渊明,世人都赞其高尚的气节,他却调侃陶渊明不会种田。

在调侃之外,其实正是一句“要是我种得这个水平,我绝不会写诗”,借自己反衬出一代大诗人陶潜超然绝俗的品格。

盛名之下,许多视频网站、电视台慕名前来,请他出书、举办讲座。

教授一下变身“网红”,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,一次讲座上他被人质问:

我们承认你的课程好,但是为了钱到处走穴,还有文人学者的风骨和风范吗?作为知识分子,应该懂得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的道理吧?

这个外人眼中,年过花甲仍冲得一手好浪的教授,无奈道出实情:

再加上化疗放疗,这些钱哪怕对于一位教授来说,也是沉重的负担。

“很多人批评我到处赚钱没有文人风骨,可是如果丢了妻子,我要文人风骨做什么?”说到最后,这个讲课时总笑意盈盈的老人,哽咽了起来。

全场一片寂静。

直播“捞钱”背后,

是为癌症妻子筹措医药费

妻子生病住院的那段时间,他白天讲课晚上直播,到处“捞钱”,赚了1000多万。

尽管诘难从未停止,戴建业还是一样,为了筹措药费,全国各地参加活动,接讲座邀约,晚上回家再接着直播。

他本人是生长于湖北黄冈农村的一个穷小子,夫人何小平则是城里干部子弟家的姑娘。

婚姻的头几年,二人因为生活方式、观念认知的不同,经常争吵。他甚至多次冒出结束这段婚姻的念头。

七八年后的某天晚上,他加班回到家中,妻子已经睡下,厨房里给他留了温热的饭菜。这一刻他突然百感交集,想到身为城里姑娘的妻子,这些年的不易与不离不弃,自我悔恨起来。

他对自己说:“戴建业啊,这个女人是你的妻子啊,是无论多晚都会给你留饭、留门的人,你让她一点又有什么啊?”从此以后,他再也不跟妻子吵架了。

这之后二人相敬如宾,日子过得细水长流,孩子长大成人了,两人也上了年纪,慢慢清闲下来。

就在这时,妻子查出了肺癌,并且已经发展到晚期!

一次,他回家发现妻子嚎啕大哭,原来一颗药掉地上找不见了。他知道妻子哭不是为了药,是为了自己的奔波。

安慰完妻子,他转身拨通了多次联系自己的电视台,原先一直不愿意去的一档节目,这次他同意了。

电台领导没有看错,那档节目一下子就火了,“魔性诗词”的称号不胫而走。

忙忙碌碌,他终于赚够了治病的钱,但妻子最终还是走了。

后来一次授课中,读到苏轼哀悼亡妻的《江城子》,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”他忍不住哽咽起来。

刘亮程说过一句话:“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,我们不能全部看见。我们都在自己的生命里,孤独地过冬。”  

旁观者对于这份孤独和寒冬的最大暖意,便是不管中窥豹、横加指责。

在B站带火写诗,

“网红教授”浮名之外

面对教育,戴建业教授多次强调“传统文化沦为说教就死了,要激活古诗词在现代的生命力。”

他曾谈到这代年轻人的精神危机:这代年轻人精神层面更紧张,更动荡,比那些七八十年代的人更苦。

这些思考促使他选择了这样一种独树一帜的授课方式。

他的《戴老师魔性诗词课》这本书火了,他的《国民教授戴建业带你品味魏晋风流,当心上头~》《高能诗词课》在B站也卖得很好,甚至在B站掀起一股写诗的浪潮。

如今,#写诗鬼才#tag下,已获得了1856.3万阅读量,6万首诗词在这里交流。对于网友们的热情创作,戴教授也会定期进行点评。

深得B站“互动”与“玩梗”精髓的他,在视频封面和语言表达上,都努力贴合B站用户的兴趣点。

因此,虽然讲的都是正统古代文学知识,却让年轻人发现,诗词并不遥远,并且愿意参与其中。

写诗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现实的焦虑,为他们在一地鸡毛的工作与生活中,找到一个优雅表达的出口。

在信息爆炸、普遍浮躁,连人工智能都能写诗的今天,诗词文化是否会再次流行复兴,我们不得而知。但是戴教授借助短视频平台做的,是一份为弘扬传统文化尽的实际努力。

现代社会似乎有一股很拧巴的风气。
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原是一句文人反思的自觉,然而不知何时起,我们对医生、学者、科学家,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,不仅要无私奉献,还要一生清贫,视金钱如粪土,这类论调,何其荒谬!

文人就该清贫,就该困守于书斋,苦中作乐么?

易中天教授多年前也面对过这样的质疑,那时候他说:谁规定文人就要一贫如洗?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我们知识分子凭什么就不能赚钱?难道当个又穷又不会赚钱的知识分子就很光荣?

因此,就算妻子健健康康,戴教授也大可挺直了腰板挣钱,这何尝不是风骨?那些无所不在、拿着放大镜挑人错处的“道德君子”们都退场吧。

来源:电商报公众号


此文章 短链接: http://dlj.bz/Rm0Hp8